| 您当前的位置:研学资讯 > 研学动态 | |
岳阳楼研学现场直击:中小学生洞庭湖畔集体诵读《岳阳楼记》 |
|
| 发布时间:2025-6-19 浏览量: 来源:大木少年 | |
|
研学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生态意识的重要方式。这个初夏,我们大木少年研学机构带领一批中小学生,开启了为期两天的"诗意洞庭·忧乐天下"研学旅行,在岳阳楼-洞庭湖展开了一场融汇文学与生态的跨学科研学之旅。 第一天:登楼览胜诵经典 清晨,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岳阳楼前。"研学导师"在入口处讲解:"这座千古名楼不仅因建筑而闻名,更因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而流芳百世。"登楼远眺,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,同学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。 ![]() 在楼内,我们开展了"名篇寻迹"活动,同学们分组寻找与《岳阳楼记》相关的匾额、楹联和碑刻。最震撼的是集体诵读环节,当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的千古名句在洞庭湖畔响起,许多游客驻足观看,不少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。"以前背诵是为了考试,今天在这里诵读,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家国情怀。"初二的李同学动情地说。 第二天:生态科考护洞庭 第二天,我们乘船前往君山岛。在船上,"研学导师"组织同学们开展洞庭湖水质检测,大家认真记录着PH值、浊度等数据。登上君山岛,我们不仅探寻了娥皇女英的传说遗迹,更重点考察了岛上的湿地生态系统。 同学们在导师指导下观察候鸟、辨识水生植物,了解洞庭湖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的意义。最有趣的是"生态小卫士"实践活动,同学们分组清理湖岸垃圾,并设计制作环保警示牌。"原来保护洞庭湖就是要从这些小事做起。"初一的王同学一边捡拾垃圾一边说。 ![]() 下午的研学成果展示精彩纷呈:有的小组创作了洞庭湖生态保护倡议书,有的用画笔描绘了"忧乐精神"的理解,有的编排了关于洞庭传说的情景剧。在结营仪式上,同学们庄严宣誓:"做洞庭生态的守护者,做忧乐精神的传承人!"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,同学们不仅领略了洞庭湖的壮美,更深刻理解了"忧乐天下"的精神内涵。大木少年研学实践教育通过这样跨学科的研学实践,让文学经典与生态保护在青少年心中完美融合。这次岳阳楼研学之旅,让范仲淹的忧乐情怀在新的时代得到了传承和发扬,这正是研学实践教育最动人的价值体现。 |
|
| —————— 相 关 文 章 —————— | |